网站公告:
诚信为本:市场永远在变,诚信永远不变。
全国服务热线:13284385666

Service hotline

新闻资讯News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
液下污水泵的维护保养方法有哪些?
发布时间:2025-08-25 点击量:2

液下污水泵的维护保养需围绕其 “潜入液下运行、接触杂质 / 腐蚀性介质” 的核心特性,重点解决密封失效、叶轮堵塞 / 磨损、电机过热三大高频问题,通过 “预防性维护 + 定期检修” 延长设备寿命,降低故障风险。具体方法按 “日常巡检、定期维护、故障排查、长期停机保护” 四个维度展开:

一、日常巡检(每日 / 每周,核心是 “早发现异常”)

日常巡检需快速排查影响运行的关键隐患,无需拆解设备,重点关注以下 5 项:

运行参数监控

电流:用钳形电流表测三相电流,确保不超过电机额定电流(允许短期波动≤10%),若某相电流过高(如超额定值 1.2 倍),可能是叶轮堵塞或轴承磨损导致过载;

温度:用红外测温仪测电机外壳温度(常温污水场景≤70℃,高温污水≤90℃),若温度骤升,需检查是否 “干转”(液位过低,电机散热差)或散热通道堵塞;

声音:正常运行应为平稳 “嗡嗡声”,若出现 “咯噔摩擦声”(叶轮与泵壳摩擦)、“尖锐异响”(轴承损坏),需立即停机。

液位与密封检查

液位:通过液位计确认泵体完全浸没(叶轮至少低于液面 50mm),避免 “干转”(干转 1-2 分钟即可烧毁电机绝缘层);

密封:观察电机接线盒、电缆接头是否渗水(若有潮湿、锈迹,可能是密封失效),液下部分若有气泡溢出(污水池表面),需排查泵体是否开裂或机械密封泄漏。

进出水状态

出口管路:观察流量计 / 压力表,若流量、扬程突然下降,可能是叶轮堵塞(纤维 / 杂质缠绕)或管道堵塞(出口阀门未全开、管路有杂物);

入口滤网:每周清理一次入口滤网(若污水含大量杂质,需每日清理),避免滤网堵塞导致 “进水不足”,引发叶轮气蚀或流量下降。

二、定期维护(每月 / 每季度 / 每半年,核心是 “防故障扩大”)

定期维护需拆解关键部件(如叶轮、密封件),针对性解决 “磨损、堵塞、密封老化” 问题,按周期分为三级:

1. 月度维护(侧重 “清理与基础检查”)

叶轮与泵腔清理

断电后,用吊装设备(如葫芦)将泵体从污水池中吊起(若池体无法排空,可带液吊起,但需避免污水溅入电机);

拆下泵盖,用塑料刮刀(禁用金属工具,防划伤叶轮)清理叶轮上缠绕的纤维、泥沙,用高压水枪冲洗泵腔内壁(清除沉积淤泥);

检查叶轮是否有轻微磨损(如叶片边缘缺口、表面腐蚀点),若磨损浅(≤1mm),用细砂纸打磨光滑,避免杂质勾挂。

密封件外观检查

查看电机与泵轴连接的 “机械密封压盖” 是否渗漏(若有油污乳化、污水渗出),检查电缆与电机的密封接头(O 型圈)是否老化、开裂,若有变形需立即更换同型号密封件(建议备用 1-2 套)。

2. 季度维护(侧重 “部件磨损与润滑”)

轴承与泵轴维护

拆解电机端盖,取出轴承(需记录轴承型号,如 6205、30206),检查轴承滚道是否有麻点、滚珠是否磨损,若转动有卡滞或异响,需整体更换(更换时涂抹耐高温锂基润滑脂,用量为轴承腔的 1/2-2/3,过多易散热不良);

检查泵轴是否弯曲(用百分表测轴的径向跳动,允许偏差≤0.05mm),若弯曲超差,需校直或更换泵轴(避免叶轮偏心摩擦泵壳)。

电机绝缘检测

用 500V 兆欧表测电机绕组对地绝缘电阻,常温下绝缘电阻需≥0.5MΩ(380V 电机),若低于标准,需烘干电机(用热风枪低温烘干,温度≤80℃,避免绝缘层老化),排除受潮风险。

3. 半年维护(侧重 “深度检修与材质检查”)

叶轮与泵体磨损评估

测量叶轮与泵壳的径向间隙(常规为 0.1-0.5mm,参考设备手册),若间隙过大(如超 1mm),会导致污水回流、效率下降,需更换叶轮或泵壳密封环;

检查叶轮材质腐蚀情况:不锈钢叶轮若有 “点蚀坑”(含氯污水场景)、铸铁叶轮若有大面积锈迹,需评估是否更换(若腐蚀面积超叶片总面积 1/3,必须更换,避免叶轮断裂)。

管路与支架维护

检查出口管路阀门(闸阀 / 止回阀)是否灵活,若阀门卡滞,需拆解清理阀内杂质(如泥沙),涂抹防锈油;

紧固泵体支架与导杆的连接螺栓(若松动,会导致泵体振动加剧),检查导杆表面是否锈蚀(可涂抹防锈脂,便于泵体升降维护)。

三、常见故障的针对性维护(故障后快速修复)

若设备出现故障,需先排查原因再处理,避免盲目拆解,常见故障及维护方法如下:

编辑搜图

编辑搜图

四、长期停机保护(停机>1 个月,核心是 “防腐蚀 / 卡滞”)

液下污水泵长期停机(如季节性排水、设备检修)易因污水残留导致部件锈蚀、叶轮卡滞,需做好以下保护:

泵体清洁与干燥

将泵体从污水池中吊起,彻底清理叶轮、泵腔的残留污水、淤泥,用清水冲洗后,用压缩空气吹干(重点吹干电机接线盒、密封接头);

若泵体材质为铸铁,需在叶轮、泵轴表面涂抹防锈油(如机械油 + 黄油混合),避免空气氧化生锈。

部件拆解与防护

拆卸机械密封,将动环 / 静环浸泡在润滑油中(防止密封面干裂),下次安装前用酒精擦拭干净;

电机接线端子用绝缘胶布包裹,电缆盘绕整齐(避免挤压破损),存放于干燥通风处(环境湿度≤60%)。

定期 “空转” 保养

若停机超过 3 个月,每月需手动转动联轴器(3-5 圈),避免轴承因长期静置而卡滞;条件允许时,可通电空载运行 10 分钟(确保电机绝缘正常)。

维护保养的核心注意事项

安全第一:所有维护必须先断电(悬挂 “禁止合闸” 标识),提吊泵体时检查吊具承重(需≥泵体重量 1.2 倍),避免坠落;接触腐蚀性污水时佩戴防化手套、护目镜。

备件储备:关键易损件(机械密封、O 型圈、叶轮、轴承)需按型号储备,避免故障时无备件导致停机时间延长。

记录台账:建立维护记录(如每次维护日期、更换部件、电流 / 温度数据),便于追踪设备状态(如某叶轮在高含渣污水中仅使用 3 个月就磨损,需下次更换高铬铸铁材质)。

通过以上方法,可有效减少液下污水泵因 “密封失效、叶轮堵塞、电机过热” 导致的故障,通常能将设备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(MTBF)从 6 个月延长至 12-18 个月,尤其适用于市政污水、工业废水等复杂场景。

编辑搜图

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(最多18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