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公告:
诚信为本:市场永远在变,诚信永远不变。
全国服务热线:13284385666

Service hotline

新闻资讯News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
深井泵的安装步骤及注意事项
发布时间:2025-11-10 点击量:4

深井泵的安装需遵循 “安全吊装、精准定位、密封防护” 的核心原则,步骤上按 “前期准备→井况核查→地面组装→吊装下放→电气接线→测试验证” 逐步推进,同时要针对农田、露天等不同场景做好防护,避免后期运行故障。以下是详细的安装步骤及关键注意事项:

详细安装步骤

前期准备:筑牢基础,避免返工

设备核查:开箱检查泵体、电机、泵管、防水电缆是否完好,无变形破损;手动转动泵轴,需灵活无卡顿;用万用表测电机绝缘电阻,确保≥0.5MΩ,核对电机额定电压与现场电源匹配。电缆长度需比井深多 3 - 5m,防水等级≥IP68。

工具与耗材备齐:准备三脚架 / 龙门架、卷扬机(承重≥泵体总重 1.5 倍)、管钳、水平仪、万用表等工具;备好生料带、防水胶带、电缆卡箍、井口夹板等密封固定耗材。

电源与控制箱布置:安装专用控制箱(含过载、漏电保护器),距井口≥1.5m 并搭防雨棚;做好接地装置,确保接地电阻≤4Ω。

井况核查:适配井体,排除隐患

测量井径,确保泵体直径比井径小 50mm 以上,检查井壁无坍塌、凸起;用测绳测井深和静态水位,确定泵体下放深度(动态水位下 1 - 3m,距井底≥5m)。

新井或长期未用的井,用临时潜水泵抽排 1 - 2 小时,直至出水清澈,清除井底泥沙杂物。

地面组装:预接部件,减少井下操作

直立放置泵体,在泵管接口缠 3 - 5 圈生料带,用管钳将泵管与泵体出水口拧紧,避免漏水。

每接一节泵管,用电缆卡箍将防水电缆固定在泵管上(间距 1 - 1.5m),防止下放时电缆缠绕或受力拉扯。

若电缆需延长,用专用防水接头连接,接头处按 “绝缘胶带 + 防水胶带 + 耐磨胶带” 多层缠绕密封。

吊装下放:平稳操作,防碰撞卡滞

在井口固定三脚架和卷扬机,吊钩挂泵管吊环,2 人辅助扶稳泵管,避免晃动碰撞井壁。

以≤0.5m/s 的速度缓慢下放,每下放 10m 暂停一次,检查泵管连接是否松动、电缆是否磨损,并用水平仪校准泵体垂直度(倾斜度≤1°)。

下放至预设深度后,用井口夹板固定泵管,夹板与井口间隙用橡胶垫填充,防止泵管下沉和杂物入井。

电气接线:安全绝缘,防短路漏电

将电缆引入控制箱,进线口加装防水密封圈;按接线图连接电机线(U、V、W)、零线和接地线,严禁接错相序。

接线后复测电机绝缘电阻,确认无短路后,紧固端子并盖好控制箱盖子,锁死防护。

测试验证:分步试运行,确认安装合格

短时空载测试:关出口阀门,通电 10 - 20 秒,核查电机转向与泵体箭头一致,无卡顿异响。

逐步带载测试:打开 50% 出口阀门运行 5 - 10 分钟,再全开阀门运行 15 - 30 分钟,监控电流≤额定值、压力稳定、出水连续无泥沙,密封处无渗漏。

测试合格后,紧固所有部件,张贴警示标识,记录安装及测试参数。

核心注意事项

安全操作类

全程严禁带电作业,接线、调整时必须切断电源并悬挂 “禁止合闸” 标识;操作人员需佩戴绝缘手套、安全帽,雨天禁止接线。

吊装时确保设备重心稳定,卷扬机需带制动装置,防止泵体坠落;严禁电缆受力拉扯,避免内部断线引发故障。

雷雨多发区需给控制箱和电机加装防雷装置,农田等户外场景尤其要强化接地,杜绝触电风险。

设备防护类

泵体绝对禁止倾斜下放,否则会导致泵管接口漏水、泵体摩擦井壁,严重时造成卡滞。

适配滴灌、微喷灌系统时,需在泵出口加装过滤器,拦截泥沙,避免堵塞滴头或喷头;同时安装止回阀,防止停机时水回流冲击泵体。

农田等多泥沙场景,安装前务必彻底清井,运行中若发现出水含沙多,需及时上调泵体位置或二次清井。

运行与维护类

空载试运行时间严控在 20 秒内,避免无水流润滑导致机械密封烧毁;禁止泵体露出水面空转。

安装后若长期闲置,需每周启动运行 30 分钟,防止电机受潮;灌溉季结束后,提泵清理叶轮积垢,更换老化密封件,室内存放泵体。

若安装中遇泵体卡滞、电缆磨损等问题,需立即停机排查,严禁强行下放或启动设备,避免故障扩大。

编辑搜图

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(最多18字)